由于今年暑期氣溫過高,很多家長都放棄了帶孩子外出旅游的計劃,并把旅游玩計劃向后延伸,放到十一黃金周。那么,今年的十一黃金周,將呈現怎樣的旅游熱、旅游潮呢?往日的景區擁擠、交通擁堵、賓館一房難求、飯店一度難訂現象,會在今年十一黃金周發生嗎?根據途牛旅游網9月22日發布的數據,今年國慶假期,部分用戶選擇在節前請假1-2天,以此提前享受2022年最后一個長假。從預訂數據來看,今年國慶假期出游出發人次將從9月29日迎來快速增長,并在10月1日當天達到峰值,出游熱潮更多集中在9月30日-10月5日之間。也就是說,今年的十一黃金周,旅游熱還是能夠掀起的,是能夠給旅行社、景區、餐館、賓館、商場等帶來驚喜和期待的。特別是舒適涼爽的天氣,更給廣大居民帶來外出旅游的良好欲望。出行,也已經成為近一段時間以來,廣大居民談論最多的話題之一。所不同的是,以什么樣的方式出行,到什么地方去旅游,還沒有能夠像疫情前那樣,確定性很強。客觀地講,今年的十一黃金周,盡管廣大居民的旅游熱情很高,積極性很強。但是,疫情的持續多點爆發,仍然會對今年十一黃金周的旅游產生比較大的影響,過去那種一票難求、一房難求、一席難求的現象,預計也不會大范圍出現。今年的十一黃金周,更多的可能仍是碎片化、分散化、拼圖式旅游格局。首先,活動半徑小。主要源于對疫情還可能被自已“碰到”的擔憂,擔心去了遠的地方,一旦遇到疫情,就有可能導致短時間內無法返回,不僅影響工作、學習,還會加重旅游的經濟負擔,且有時負擔會很重很重。特別是上半年海南疫情的發生,很多滯留在海南的游客,都被沉重的住宿、餐飲等方面的負擔壓得喘不過氣來。因此,在十一黃金周旅游線路的選擇上,就會變得十分謹慎和小心,會有效縮小旅游半徑,把本地游、周邊游、近地游、自駕游、露營游作為主要出行方式。途牛旅游網近一周國慶團期的預訂數據也顯示,本地游、周邊游占出游人次的比重高達64%。短行程、短周期的自駕出游人次占比也達到了43%。其二,時間跨度短。旅游半徑的縮小,往往也帶來時間跨度的縮短。因為,周邊游也好,自駕游也行,都不可能把旅游時間放得很長,短則一、兩天,長則三、四天,因此,一些規模相對較大的城市,周邊景區的旅游人數會增多。大城市周邊的小城市、鄉村等,也會成為旅游目的地,旅游的人數會明顯增多。因此,這些城市和鄉村,要做好接待游客的充分準備,避免出現擁擠擁堵現象,避免失去一次發展的機會,也可以避免給出行者帶來旅游心情的影響。快樂旅游,應當成為目前狀態下最重要的出行選擇,尤其是十一黃金周,必須有一個快樂的心情。第三,食宿要求高。遠的地方不敢去,旅游時間又不能長,想花的錢也花不出去,對有些居民來說,會是今年十一黃金周比較糾結的方面。因此,今年的十一黃金周,很有可能出現高檔賓館、飯店被暴力預訂現象。也就是說,如果過去外出旅行一次,由于路途遠、時間長,需要的費用也比較高的話,今年由于活動半徑、時間長度等都要小許多、短許多,能夠節省很多開支,何不把節省的錢花一部分到住宿、餐飲等方面呢。如此一來,外出旅行的游客,就有可能對住宿和吃喝方面要求更高,高檔酒店、飯店、賓館等會被暴力搶訂,價格也會隨行就市。第四,小眾旅游地受捧。面對疫情帶來的影響,不排除有些居民還是想到比較遠的地方旅游。特別是時間不受限制的居民,會趁機到小眾目的地旅游。去哪兒大數據顯示:鶴崗、漢中、克拉瑪依、保亭、海東等地區是今年廣大居民更青睞的小眾目的地。這種現象,在今年的暑期就已經出現。這些城市的四星、五星酒店預訂量同比2021年增長均超3倍,其中黑龍江鶴崗增幅最高達7倍,陜西漢中次之達5倍。雖然與南方天氣過于火熱有關,也與疫情下廣大居民的旅游觀念和思維發生轉變有關。十一黃金周,這些小眾旅游目的地,也很有可能成為廣大居民重點的選擇目標之一,且選擇的范圍會越來越大,備選城市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