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彈指一揮間,從十年前,膠價市場低迷,膠農紛紛砍掉橡膠樹種植其他產業,到如今達到104萬畝規模,人均擁有面積居全省之首,該產業已然成為促進廣大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對于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縣而言,走好“穩膠”道路更是為國家戰略物資保障作貢獻、全力提速鄉村振興步伐而牢牢堅守的使命。▲白沙橡膠種植面積近104萬畝,是海南省橡膠種植大縣,人均擁有橡膠面積居全省之首。 許歡攝一路成長一路創新。聚焦白沙橡膠發展近十年的歷程,可以看到一路上勇于突破創新的腳印,也可以看到“橡膠樹”上掛著的累累碩果。“這條路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十年前,還出現過一杯膠水都不如一瓶礦泉水值錢的現象?!弊鳛橐幻夏z農,牙叉鎮新高峰村的符國華對于白沙橡膠生產的那段低谷時期印象深刻,十分感慨一路的艱辛,轉眼一看現在的產業現狀和各項惠農政策,他又笑著說:“堅持這條路是對的!”▲橡膠是白沙的第一大支柱產業。在2011年初,膠價開始持續下跌,膠農生產積極性受到打擊,到2017年,白沙橡膠棄割率已達35%。為了保障橡膠戰略物資的自給,穩住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白沙根據中央有關文件要求,立足縣情實際,充分開展調研,破難題,探索走出了一條獨具白沙特色的“穩膠”新路徑,率先試點國內首單天然橡膠“保險+期貨”和天然橡膠“價格收入保險”。目前,“雙保險”模式已在全縣鋪開,戶均理賠均有所提升。2021年成功回流約4000戶膠農重新割膠,割膠率提升到90%。此外,中國國際扶貧中心、聯合國糧農組織等聯合主辦的第二屆“全球減貧案例征集活動”獲獎案例名單中,白沙天然橡膠“保險+期貨”項目入選全球減貧最佳案例。▲《天然橡膠“保險+期貨”開創白沙縣精準扶貧新模式——新湖期貨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縣連續試點案例》榮獲“第二屆全球減貧案例征集活動”最佳減貧案例光榮稱號,并將收錄進南南合作減貧知識分享網站——中外減貧數據庫及在線分享平臺。一手下好金融“先手棋”,一手打好制度“組合拳”。近年來,白沙經過不斷探索,創新推行了“統管統銷統?!钡南鹉z“三統一”體系,以“政府搭臺、企村共建、壯大集體”的模式,創新橡膠交易平臺,加大對橡膠產業的扶持力度,最終達到產業興旺目標。“十年前,膠農們都是自學自管自產自銷,市場總體不夠平衡、規范,這些問題放到現在,我們眼前這個小屋子通通能夠解決?!闭驹谠T鄉紅旗橡膠吧門前,縣農業產業發展中心主任邢福順向記者介紹道,白沙創新打造的“橡膠吧”由100平方米木屋以及80平方米乳膠收購站組成,是集“橡膠收購+綜合信息發布+技術培訓+大數據”四大功能于一體的農業綜合服務平臺和農閑交流學習場所,能夠解決橡膠產業生產銷售“中間差”問題,以及通過大數據掌握產業數據,提供技術、銷售、就業等方面信息,實現農閑“課堂充電”和信息交流,幫助農民實時掌握市場動態,助力精準開展產業幫扶,切實保障膠農增收,穩定橡膠產業發展。▲白沙創新打造的“橡膠吧”由100平方米木屋以及80平方米乳膠收購站組成,是集“橡膠收購+綜合信息發布+技術培訓+大數據”四大功能于一體的農業綜合服務平臺和農閑交流學習場所。圖為元門鄉紅旗橡膠吧。“橡膠吧”的有效運行離不開“數字化”的核心作用。為深化橡膠交易體系改革,提高橡膠產業信息化發展優勢,白沙創新搭建了集土地資產管理、線上交易收購和后臺管理服務功能于一體的橡膠信息服務管理平臺,以數據互通、融合共享推動橡膠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實現優化資源整合、強化信息共享、創新交易模式,進一步提高橡膠產業管理效能水平,打造膠農、政府和金融機構多方共贏的新發展格局。▲2022年7月,全自動割膠機器人在白沙正式亮相。“現在收膠用自動割刀,賣膠也用電子設備,到處都是高科技?!痹谠T鄉紅旗橡膠吧乳膠收購站里,膠農王先生將新鮮乳膠倒入計量儀器,隨后拿出一張“橡膠豐收卡”,一點一刷便完成了交易,“數字化”帶來的便利讓他不禁感嘆。眼下,白沙橡膠產業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在數字、機制和金融的賦能下,傳統的銷售模式發生改變,產業支持政策效能、行業監管能力不斷提升,橡膠林生態價值的實現形式有效探索,橡膠產業動能不斷增強。在海南自由貿易港推進封關運作的新形勢下,白沙將繼續創新產業發展模式,引導橡膠產業持續向好發展,更好地服務于國家戰略資源安全,充分發揮國內生產的“壓艙石”作用,堅決扛起踐行“兩山”轉化的綠色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