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來臨,老傳統“1豎2吃3禁忌4要做”要牢記,做好了全家都安康!“暑退秋澄轉爽涼,日光夜色兩均長”,時間已經來到秋分節氣,“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6個節氣, 也是秋季的第4個節氣。“秋分”的“分”是“平分”的意思,秋分這天正好在秋季90天的中間,有著“平分秋色”的意思,故名“秋分”。“秋分”與“春分”一樣,都是古人最早確立的節氣。秋分時節,正值農村的豐收時節,此時“銀棉金稻千重秀,丹桂小菊萬里香”,農民伯伯們忙碌于金黃的稻田之中,到處都洋溢著豐收的喜悅。這是一年中最美的時節!俗話說:“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秋分節氣的到來,意味著我國大部分地區,已經進入涼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氣與逐漸衰減的暖濕空氣相遇,產生一次次的降水,氣溫也一次次地下降,陣陣秋風帶來越來越明顯的涼意。我國的每一個節氣,都有與之相對應的習俗,秋分也有很多習俗與禁忌,我們老家就有“1豎2吃3禁忌4要做”的老傳統,做好了全家都安康。一,1豎——豎秋蛋。俗話說:“秋分到,蛋兒俏”。秋分與春分一樣,晝夜相等,地球剛好處于平衡狀態,所以都有豎蛋的習俗。據說這兩天,雞蛋很容易就能豎起來。這個習俗,早在4000年前就有了,當時是為了慶祝收獲的喜悅,傳說如果能在秋分這天把雞蛋豎起來,則預示著今年會有好收成,還有人丁興旺,代代相傳的意思。二,2吃。2吃——1,吃秋菜。秋季,野生的莧菜長勢喜人,人們將它稱之為“秋碧蒿”。在嶺南地區,秋分當那天,全村人都會去采摘秋菜,野生莧菜多半是嫩綠色的,細細棵,約有巴掌那樣長短。采摘回的秋菜一般會與魚片“滾湯”,名曰“秋湯”。民間還有順口溜道:“秋湯灌臟,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比藗兤砬蟮臒o非就是家宅安寧,全家都安康。2吃——2,品秋蟹。秋分時節,也是菊香蟹肥的時候,此時的蟹肉,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正是品嘗的好時機。這個時候的大閘蟹雌蟹的蟹黃已經結出,細膩香滑,雄蟹的蟹膏還不是很多,一般在每年10月份后最是肥美,所以我們現在品嘗的話,要挑雌蟹購買,不過螃蟹性寒,一次不可以吃太多哦。三,3禁忌。3禁忌——1,忌運動過量。秋分是正式步入秋季的開始,秋季養生,講究以“收”為主,最忌諱的就是運動量過大,這樣反而對身體不利,會造成過度勞累。秋季運動應以輕松平緩的方式進行,太劇烈的、活動量太大的項目顯然不是很合適,我們要選擇跳舞、步行、打太極拳、騎自行車、打羽毛球等活動,在輕松的氛圍中鍛煉身體。3禁忌——2,忌飲食寒涼。秋分節氣,早晚涼意已重,寒濕明顯,飲食上不能再多吃寒涼食物,那些冰鎮、生冷食物,不要再吃了,尤其是老人和孩子,更是要注意飲食清淡、溫和,多吃含水量高的食物,比如秋菜、秋果、秋湯等,注意補水防秋燥。3禁忌——3,忌過度滋補。經過一個漫長而炎熱的苦夏,進入秋季后,人們的胃口普遍提高,各種滋補品被人們當作主食來食用,這樣是不對的,秋季最忌過度滋補、無病亂補,飲食上吃一些溫潤滋補的食材就夠了,無需購買滋補品。平時飲食不要吃得過飽,也不要胡吃海塞,這樣會增加腸胃的負擔,對健康不利。我們只有養護好脾胃,才能在接下來的秋冬季節里,保持良好的狀態。四,4要做。4要做——1,祭秋月。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秋分曾經是傳統的“祭月節”,現在的中秋節就是由“祭月節”演變而來的。據史書記載,古代帝王歷來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祭月”的儀式也很莊重,準備好大香案,在案臺上擺上6種秋果,再將“月神”像放好,點燃香燭,全家人依次祭拜月亮,祈福添運。4要做——2,送秋牛。秋分當天,有的地方有送秋牛的習俗,送秋?!逼鋵嵤撬汀八颓锱D”,在二開紅紙或黃紙上印上農歷節氣,再印上農夫耕田圖樣,就是一幅“秋牛圖”。送圖的人都是民間能言善唱者,人們叫他“秋官”。每到一家,便即景生情,見啥說啥,雖隨口而出,卻句句有韻動聽,說得主人樂呵呵給錢為止。4要做——3,粘雀子嘴。粘雀子嘴也叫做面雀,吃面雀,在農村,秋分這一天都要放假的,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做成麻雀的樣子就叫吃面雀,不高現在一般都做圓的,還要做好十多個沒有餡的湯圓,煮熟后用細竹叉穿起來,放置于室外田邊地坎,此時正是莊稼成熟的時候,麻雀會來破壞莊稼,放上湯圓后,麻雀會來啄食,湯圓能將麻雀的嘴粘住,這樣就是粘雀子嘴,其實,這只是農民朋友的美好想象和愿望,是希望麻雀不要來破壞莊稼。4要做——4,?放風箏。秋分時節,秋高氣爽,正是孩子們放風箏的好時候。尤其是在秋分當天,很多家長正好放假,也一起參與進來,好不熱鬧?,F在的風箏類別真多呀,都帶上電燈了,晚上掛在高高的空中,就像霓虹燈一樣,不停閃爍,有趣極了。關于秋分節氣的習俗與禁忌,就分享到這里,朋友們,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你們老家都有什么習俗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和愛喜一起分享,廚藝有限,請多多指教。感謝大家的閱讀,美食每天更新。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了,覺得有用的點個贊,歡迎轉發讓更多的人看到,最后別忘了關注一下,我們明天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