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互聯網和游戲產業觀察者)劇本殺正在兩極分化。一邊是越來越精品,想要形成可以摸得元宇宙。另一邊是經營越來越困難,為了活下去,開始走三俗路線。智研咨詢在2020年的一項統計顯示,中國消費者偏好的線下潮流消費模式中,劇本殺占比僅次于電影和運動健身。各地“劇本殺”企業和門店也在快速增長。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超1萬家企業名稱或經營范圍含“劇本殺、桌游”。從地域分布上看,江蘇劇本殺相關企業數量最多,超1,100家,遼寧和陜西均有超800家相關企業,分別位居第二、第三。截止9月22日,我國今年已新增超過5,000家相關企業。但在繁華背后,已經開始有了落葉。據閑魚指數顯示,今年4月,閑魚上以“倒閉了”為理由轉賣劇本、道具、門店桌椅等的數量較上月增加了110%。此外,一些劇本殺創作者和門店也被爆出用低俗劇本攬客,或盜版劇本來降低成本。7月,中國青年報就發文稱:“野蠻生長的背后,市場上開始出現充斥露骨的性和暴力描寫的“黃暴”本,有店家把“黃暴”當噱頭,有玩家專門來找這類本子,甚至有創作者會為黃而黃,為了暴力而暴力?!?/p>同時,劇本殺平臺之間的競爭,也變成了某種意義上的大亂斗。近日,知名劇本殺平臺“黑探有品”公號發了一個“清理違法違規劇本的公告”。隨即有公號“劇本百事通”發出《重磅!劇本殺清查名單整理!》,稱對照“黑探有品”發布的規則進行了歸類和分析,在“歪曲歷史事實”“宣揚色情、毒品、恐怖、暴力”“違背公序良俗”等歸類中,均有多個劇本被點名,且強調“各地已經開始檢查”。此后,“黑探有品”于10月29日發出聲明稱:其所發公告旨在要求黑探有品商戶自檢自查清理違規劇本,并非“劇本百事通”提及的“檢查”,“劇本百事通”文章列舉的眾多劇本并非“已封劇本”,內容顯屬捏造,意圖制造同行恐慌。雙方口水仗不斷,孰是孰非還難以判斷。而南都記者在調查中即發現,在劇本殺圈中,早已流傳著一批在圈內小有名氣的“黃暴劇本”,多以“重口味”內容作為吸引玩家的噱頭。例如,名為《不止一日》的劇本,包含了亂倫、強奸、戀童等內容,每位玩家的劇本中都有對性經歷的詳細描摹。另一個被廣泛批評的“黃暴本”《清州會議》,主持人(DM)還會要求玩家對劇本中涉及到性能力的部分分別進行口述,以獲取進一步的線索。而今年上線的劇本《刺撓》,宣傳海報甚至以衣著裸露的少女作為封面。劇本殺的未來何去何從?如何監管才能讓它錢途似錦?對此,《南方都市報》記者劉柏儀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貧道以為:劇本殺作為桌游領域的新寵,確實在體驗上更具有多元性,較之狼人殺和其他桌游事實上與棋牌類游戲同屬性的“規則下的偶然”。劇本殺可以因為劇本的極大豐富,而形成規則一定變化以及類型豐富的場景體驗,出現局局新、次次不同的體驗。對于缺乏深度線下社交工具的網生一代(Z世代),則觸及到其痛點,而可帶來極強的社交吸引性和參與度。出現涉黃涉暴內容或各種盜版亂象,其實是發展的必然陣痛和洗牌的一種開始。內容三俗其實是整個泛娛樂產業在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亂象。為了吸引用戶(流量),通過黃暴的內容來形成感官刺激,同時掩蓋劇本自身設定上的相對粗糙和漏洞。這種問題會持續存在,作為一些小本經營業態的劇本殺門店的暗流。同時,盜版也基于劇本的價格高昂和易盜版特征,容易被上述劇本殺門店用以作為降低成本的“灰色手段”。劇本殺市場由于社交屬性和人群聚集屬性,需要有關部門全方位介入監管。尤其是在其運營過程中選擇的劇本內容、現場展示方式、門店裝修里的內容元素等,以及消防、衛生等相關工商硬性要求,都要及早根據相關文化娛樂的法律法規。有針對性地制定相關監管標準,才能確保目前還沒太多亂象的劇本殺,能夠健康發展。
這種問題會持續存在,作為一些小本經營業態的劇本殺門店的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