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著名沿海開放城市廣州,有這樣一位儒雅睿智而不失魄力、鄉情滿懷亦仁心濟世的醫者——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曹杰。圖:曹杰教授求精求實力學篤行見到曹杰院長時,他剛結束一天忙碌的工作,臉上卻無疲憊神色,由內而外散發的儒雅而親切的氣質極具感染力,多年的學習、人生經歷賦予了他這樣的特質。1986年,曹杰本科畢業于江西醫學院;1992 年畢業于中山醫科大學,獲碩士學位;2007 年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獲普通外科學博士學位;2010 年獲管理學博士學位。曹杰不似其他天才少年般在學醫、從醫路上如火箭直升,學習經歷也并非是連續的,但他卻始終沒有停下追逐學習機會的腳步,砥志研思、力學篤行繪就了曹杰的人生底色。2004年,曹杰接任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鶴洞分院院長一職,臨床出身的曹杰在思慮過后,果斷選擇到華中科技大學攻讀管理學博士學位,學習管理學知識。2010 年,他順利畢業,將管理學博士學位收入囊中?!叭绻也欢芾?,我很難管好這家醫院?!辈芙芴寡?。這一段學習經歷,也為他 2011 年擔任院長后站在全院發展的高度定位聚焦,精準施策打下了堅實基礎。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是一家已有 120 年歷史的老院,要管理好這樣一家底蘊深厚的醫院,作為醫院管理者和掌舵者,曹杰在工作上求精求實,解醫決了一批重大管理難題,帶領醫院進入發展的快車道。2013年,他帶領醫院在已有 19 個省級臨床重點??频幕A上攻堅克難,醫院優勢重點學科——消化內科、老年病科同時獲評國家級臨床重點???,實現了醫院國家級臨床重點??平ㄔO歷史上零的突破。2014年,依托廣州市一醫院的國家級臨床重點??啤瘍瓤坪褪〖壟R床重點??啤胀ㄍ饪?,廣州消化疾病中心正式落戶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2016年,廣州醫科大學消化病學系落戶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而他自己也取得了一串喜人的碩果:在臨床方面,曹院長致力于普通外科常見疾病的臨床工作,擅長胃腸、肝膽手術,挽救了許多生命;在學術方面,近十年來曹杰共主持國家、衛生部、省市立項課題 10 余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消化道腫瘤相關論著 60 余篇,其中以通訊作者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等 SCI 收錄雜志發表論文 30 余篇,榮獲衛生部省市科技進步獎 8 項;在醫院管理方面,他兩次被授予“優秀醫院院長”稱號。2020 年 10 月 22 日,第四季中國醫院管理獎頒獎盛典在安徽合肥舉行,曹杰獲評全國十佳“卓越管理獎”,這是中國醫院管理領域的最高獎項之一。圖:曹杰教授被授予“優秀醫院院長”稱號從醫多年,曹杰也有一些心得體會,他談道:在這個浮躁的時代,身處順境時,不要飄飄然;在面對逆境、失落失意的時候,也不要喪失斗志,這是我從醫這么多年得出的經驗。年輕人要有信心,做事要勤奮、踏實、努力,現在年輕人遇到挫折容易放棄,但這沒關系,我們可以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要有一定的信心和責任心,必須要一步一個腳印,要老老實實、誠誠懇懇把這個事業做好。因為你面對的是一個患者,是有溫度的生命,而我們作為醫生,是一個救死扶傷的使者,這是萬萬虛不得的,你能蒙混過關一時,但不可能混一輩子,我們從事醫生行業需要的是真材實料。這既是曹杰院長對自己從醫的要求,也是他想要分享給年輕學子們的學醫準則和從醫經驗。仁心仁術方便為懷“仁心仁術,方便為懷”,這不僅僅是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的百年院訓,其實更是曹杰從醫多年的信條。圖: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的百年院訓在曹杰看來,病人進了醫院,就是把自己的生命托付給了醫生,他們沒有其他依靠,只能靠醫生把他救活。從死中搶奪生,是他日復一日的工作,在生死線上,曹杰從未放棄用手中的手術刀為患者解除痛苦。對待患者,曹杰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曹杰在全院提出打造“感動式服務” 的理念,在全省率先推出首家 24 小時出院結算政策,即無假日、全天候辦理出入院結算手續,方便患者出入院,也改善了患者就診的環境。在一些微小細節上,曹杰也同樣十分關注拓展預約服務,全省率先開通微信預約掛號、繳費、驗單查詢;落實便民服務措施,開展如驗單郵寄服務、租借輪椅服務、電話熱線咨詢等服務;積極開展“醫療質量萬里行”活動、“三好一滿意”活動;結合抗菌 藥物專項整治活動,通過陽光用藥系統,加強處方監管,控制藥品比例,力求減輕群眾醫藥費用負擔。圖:曹杰教授作為醫院領導,曹杰院長的管理理念是照顧好醫護人員,提升醫生的幸福感和成就感,讓其更好地為患者服務。在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里,一些手術室旁開辟了一個小休息室,提供咖啡、牛奶、蛋糕等食物,還配置躺椅,方便手術間隙醫生補充能量、休息一下;針對有些醫生、護士因做手術而不能按時吃飯的情況,專門為這些醫生提供牛奶和蛋糕;員工過生日,院方也會贈送生日蛋糕和生日金作為禮物;醫院還專門成立了舞蹈、瑜伽、網球等十幾個體育文娛協會,豐富醫院職工的業余生活。早在2002年,當時還是副主任醫師的曹杰遠赴新疆哈密地區,作為廣州醫療機構唯一的援疆干部,在新疆哈密地區中心醫院掛職副院長,援助當地醫院的建設和發展。援疆的兩年內完成了100多臺手術,填補了當地多項空白,挽救了許多危急患者。當地有許多患者經濟拮據,承擔不起治療費用,他一次次用自己有限的工資為貧困患者購買藥品,為兒科病房購買電視及微波爐,資助貧困患兒讀書。在一家互聯網就診評價平臺上,不少患者寫下了對曹杰院長的評價:“生命的長度有的時候真的掌握在醫生的手里,他對待病人真的很熱情”、“曹醫生是一個好醫生,不僅醫術高明,而且待人耐心,如果不是他,我不知道我以后該怎么辦”。即便是擔任了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曹杰也沒有遠離臨床醫療一線,他堅持參與普通外科疑難病人查房和病例討論,開設隨時可服務的特需門診。在假期他也始終掛心醫院情況:先到呼吸內科看看,再去急診科問問,發熱病房的患者多不多?排隊的時間長不長?病床夠不夠?病區通風嗎?都是他關心的點滴。確認了每個細節,再協調好全程醫護,往往一巡,就是一上午。2020年伊始,新冠疫情暴發,曹杰院長始終處于忙碌、緊張的狀態,從冬天奮戰至春天。他帶領白衣勇士們奮戰在抗疫一線,盡職盡責的做好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工作,讓廣州市民和支援地區的老百姓感受到信心和希望。圖:曹杰教授(中)情系家鄉康澤桑梓一座座連綿起伏的青山中,坐落著一個風景秀麗的小鎮——于都縣盤古山鎮,那是曹杰生于斯長于斯的故鄉,是他三十年前走出的地方。盡管從1992年畢業至今,曹杰一直在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工作,然而身在異鄉,心卻緊緊牽掛著家鄉。廣州是國家重要的中心城市,是華南地區的醫療中心高地,醫療資源豐富,整體醫學水平較高,僅三級醫院就有50余家,而面對醫療水平相對落后的家鄉,曹杰高擎回饋家鄉的火把,點燃了“健以天下、康澤桑梓”的火種;懷揣對家鄉鄉親的愛與牽掛、對社會的責任與關懷,他扶貧濟困,情系故土,盡自己所能,為家鄉病患筑起了健康長城。回鄉扶貧義診,有他忙碌的身影。2019年9月9日,廣東省醫學會促進老區及基層發展專家委員會在廣州成立,曹杰院長就是發起成立專委會的江西籍醫學專家之一,并在專委會中擔任副主委一職。專委會成立以來,曹杰院長發揮個人所長,致力于家鄉醫療幫扶,多次組織、參與回鄉義診公益講學活動,惠及家鄉患者。接待家鄉病患,有他貢獻的力量。凡從家鄉慕名來廣東求醫的患者,他都盡量協調、提供幫助;凡疑難手術,他都親自上臺;凡危重病人搶救,他必親臨現場。秉持開放態度,為家鄉青年醫生傳授先進思想、技術,他更是積極推動。對于從江西一些縣級醫院到廣東學習、培訓的年輕醫生,“我們會毫無保留把最好的技術、方法傳授給他們,我們也會安排專門的部門與他們對接。從2004年接下副院長的擔子,到2011年接棒院長,曹杰從簡單的外科醫師,逐漸加上醫院管理者、博士生導師、省人大代表等多重角色,歲月在更迭, 身份在更新,不變的是鄉情。力學篤行謀發展,仁心仁術予方便,情系家鄉一片土,心底流淌濟世情——這或許就是他從醫幾十年來行與神的寫照。圖:曹杰教授專家簡介曹杰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華南理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教授、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管理學博士;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廣州市優秀專家;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華南理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黨委書記、院長;廣州消化疾病中心主任;華南理工大學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長;華南理工大學醫學院副院長;中華醫學科技獎評審專家;廣東省醫學會副會長;廣東省醫師協會副會長;廣東省醫院協會副會長;廣東省醫學會結直腸肛門外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廣州市醫學會 普通外科學分會主任委員;《中華胃腸外科雜志》常務編委;《中華實驗外科雜志》編委;《中華普通外科學文獻(電子版)》編委等職;廣東省醫學會促進老區及基層醫學發展專家委員會副主委;在粵贛籍醫學專家團 副團長。2011 年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11 年獲得首屆廣州醫師獎,2013 年榮獲“廣東醫院優秀院長”稱號,2014 年榮獲“中國優秀醫院院長”稱號,2015 年榮獲最具領導力的中國醫院院長“創新成就獎”,2016 年獲第十屆“中國醫師獎”,2018 年再次獲“中國優秀醫院院長”稱號 ,2020 年獲中國醫院管理獎全國十佳“卓越管理獎”。研究方向:胃癌、結直腸癌的規范化診療及微創治療,結直腸癌的分子學發生機制, 結直腸癌的流行病學及其危險因素研究。擅長:從事普通外科臨床和科研工作三十多年,對普通外科疑難疾病、消化道腫瘤、重癥胰腺炎等常見病的診治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胃腸疾病手術治療、腹腔鏡在胃腸外科的應用和胃腸惡性腫瘤的手術治療、肛門良性疾病(痔瘡、肛瘺、肛裂等)的外科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