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可以和媽祖、保生大帝以及耶穌搶占信仰版圖的,除了其他各路神仙們,還有一家零食生產商。他們生產的拳頭產品乖乖,暢銷臺灣五十四年,除了進到群眾嘴里,還走進了群眾的心里,真正實現了靈肉層面的雙效結合。乖乖的創始人最早的想法是希望小朋友吃了乖乖就好,他可能沒想到這一理念會被應用在其他物體上。坊間傳聞,如今整個臺灣有一半的電腦設備都不能失去乖乖,一旦失去,就有可能宕機。如果你要在臺灣開一家電腦維修店,第一個步驟是去零食批發店進一批日期新鮮的乖乖。“在給客戶修完電腦后,他們全家用狐疑的眼神盯著我,這就完啦?乖乖呢?”就連新竹科技園的工程師也得仰仗乖乖,機房里頭放一包乖乖,就能鎮住錯綜復雜的網絡線路。乖乖之于工程師,猶如雨傘之于黃飛鴻。人們說不清楚乖乖到底是從什么時候開始變成了神明般的存在。你會在臺灣任何有電腦設備的場合見到乖乖的身影,如果說媽祖掌管海域,那么乖乖則負責維系電子機械世界。“你一包我一包,機臺乖乖不出包?!背闪诵袠I公開的秘密咒語,效果堪比六字箴言。乖乖在臺灣不僅被用于辦公室的復印機或服務器,甚至連銀行的自動提款機里頭也被維護人員塞進了一包。之前花蓮一家銀行的自動提款機里的乖乖不小心破了,當天被取出來的錢都是乖乖的味道。醫院里負責維護醫療機器的人員,也相信乖乖的庇佑。為了保持呼吸機、彩超機等醫療機器的運轉,乖乖也被擺在了機器上。插著呼吸管的年邁病人躺在病床上,扭頭望著呼吸機上面的綠色包裝零食乖乖,他想的是他的孫子也好這口。在口耳相傳中,乖乖信仰的魔力逐漸波及到其他圈層人士,連臺灣一些樂隊的樂手也相信乖乖具有神奇的力量。“我會在排練的時候把乖乖放在效果器和音箱上面,就算排練很不順利,最后還可以把乖乖吃掉,心情也會好一點?!?/p>還有人在2012年看五月天演唱會時,進了他們的后臺展覽,“調音臺上除了電腦器材就是綠色乖乖?!?/p>航空界人士也相信乖乖,“飛機首航也會帶乖乖,祈求飛行安全”。甚至還有媒體爆料稱,臺灣“國安局”的數據機房里頭,也有乖乖坐鎮,綠色的包裝在黑色冰冷的電子設備之中顯得格外耀眼。各種關于乖乖的傳說在臺灣的部落格流傳,如果把故事中的乖乖換成什么來路的金剛或者菩薩,甚至可以畫成壁畫。“高中新建的計算機房,開課第一天,每臺電腦后面都擺放著一包乖乖,老師挨個警告不許偷吃,有個比較壞的學生撕開了一包,結果他那臺電腦真的宕機了,班里的人差點兒挨個給乖乖下跪?!?/p>“堂哥是臺積電的工程師,上次回來看見我在吃乖乖,他叮囑我要認真吃完不要浪費,那種口吻就像在對著土地公許愿?!?/p>對臺灣的程序員來說,他們最大忌諱,就是吃掉擺放在機器后面的乖乖,因為一旦吃掉,機器就可能出現故障。業內不成文的規定,乖乖只能用綠色的,不能用其他顏色的,否則會起相反的效果。因為電子設備的指示燈顯示綠色時,說明機器正常運行。放奶油椰子口味的綠色乖乖,就是希望指示燈一直乖乖的亮綠色,不要轉成紅色警戒。而且要注意過期的乖乖是沒有作用的,信仰是有保質期的,這可能是臺灣保質期最短的信仰。乖乖的神奇作用甚至引起了西方媒體的注意,連BBC也專門出了一篇報道。有人說這是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還有人說乖乖是臺積電屹立不倒的秘密,如果乖乖把工廠遷出臺灣,臺積電也得跟著轉移。在臺灣的零食信仰體系中,旺旺負責運勢,乖乖負責平安。命運似乎早就在名字起好的那一刻做好了安排。他們相信如果用錯了使用場景,將導致災難。比如在機房里就不適合用旺旺,容易超負荷運轉宕機,乖乖在這一領域則如魚得水。把乖乖打造成臺灣人最唾手可得的“神”的,是一群研究生。由于乖乖的名字有“行為良好”,“好好服從”的意思,因此乖乖最開始引起了大學研究生之注意。由于這些研究生都在科技領域中研究,乖乖的故事因此口耳相傳而散播出去,能確保機器運作良好的傳奇由此誕生。他們認為電腦也需要護身符,在民間信仰體系發達的臺灣地區,這一邏輯受到廣泛認可。“我不知道人們是否真的相信乖乖會防止機器故障,但每個人都這樣做了,原因是這沒什么壞處?!?/p>遇事不決,買包乖乖。臺灣研究生如此篤信乖乖的行為,像極了高考前給孔子供可樂薯片的我。